2021/7/23 玉雕大師藝術網 作者:郭穎
姿勢,能充分體現仕女的儀容風采和內心意向,是塑造仕女形象的重要藝術語言。
傳統仕女的姿勢要求舉止矜持、儀態典雅、行動有節、含蓄蘊藉。所以在選擇仕女造型時,要充分強調外姿與內韻的協調,注意體姿、意向、動勢的融合統一,通過身體的回旋、曲折、扭轉來和手勢顧盼呼應,形成藝術節奏和韻律、達到外形與內韻的統一。

仕女的姿勢大體上可分為站、坐、行、游、騎馬、奏樂等。但不論是那一種姿勢都要體現體型美、風韻美和衣紋美。
體型美:指仕女身高的藝術比例一般為頭長的7倍半或8倍,不論采用何種服式,都要體現窈窕淑女的曲線美;
風韻美:指通過不同的姿態來表現仕女的精神氣質;
衣紋美:衣紋的編織要剛柔相濟、疏密集散、氣勢貫一、既要體現出美麗的人體結構,又要兼顧風韻節奏,生動地反映出仕女的身姿美。
總之,仕女的姿勢要潛在含蓄、窈窕舒展,體現出內外兼修的美才能盡合人意。

站式
全身處于站穩狀態,重心在前足,是人將要運動但尚未開始運動的瞬間。衣紋和風帶的動勢不太大,是玉雕仕女常采用的基本造型。
逆式姿勢的特點是:頭的朝向與料形的彎度相反。富有節奏變化的塊面關系,能表現出一種優美的情調,適合于表達仕女典雅嫻靜的氣質。

順式姿勢的特點是:頭的朝向與料形的彎度相同。表現出一種優美的情調,也適合表現仕女典雅嫻靜的氣質。只不過比逆式的更加奔放熱情。

這兩種基本姿勢的區別在于:逆式是稍有彎腰的動作,由于將前伸腿的上部向后推落較深、具有"活深"的特點;而順式是挺胸、挺腹的動作,由于推落較淺,其有“活淺”的特點。從雕刻的角度來說,順式比逆式更好掌握些。
如果改變上述兩件基本動作中手的朝向和手的動作,又可以形成持立、顧盼、聚揚、回旋幾類變化。

作者簡介:
郭穎,珠寶學者,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珠寶學院副院長。
歡迎關注玉雕大師藝術網編輯部微信
編輯:張雨
免責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關。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文字與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上一篇:怎樣鑒賞玉雕觀音的開臉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