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/10/9 玉雕大師藝術網
無論你如何精雕細磨,玉雕表面始終都是粗糙的。只有經過拋光,一件玉器才算完整。但拋光這個手續的重要性,卻不為大眾所知道 。認為從原石到成品,只有雕刻這步。
常言道“三分雕工,七分拋光”?梢姃伖鈱τ谝患衿鞯闹匾。正常的拋光流程,是需要用鬃刷皮輪等工具,用特殊的研磨膏,對玉器加工摩擦,以提升玉器光澤度。
拋光的過程,可以去除加工時留在雕件表面刀痕,獲得光滑明亮的表面的同時,也可以精確地修正玉器的形態,使造型更符合初始的設計理念。
在很多人眼里,拋光只是玉雕最后的一道簡單工序,而對于從業數十載的專業打磨師來說,拋光早已是一門藝術,是對玉雕作品再創作的一個過程。拋光到極致的作品,渾然天成,毫無人工打磨的痕跡。
首先要糾正大家一個知識的誤區,一般人認為拋光就是打磨,但其實它們是不同的工種,打磨是更側重修飾玉器的外表,而拋光則是用來提升玉器表面的光澤感。
拋光的概念類似于,給玉器開了個抖音級美顏。提亮局部,使得五官更立體好看,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,玉器拋光說到底就是為了提升和田玉的價值,增加光澤感。
拋光步驟之前,還是需要拋光者先去理解作品本身和作者的創作意圖,思考之后,用手中的工具去幫助作品更好地呈現。
拋光種類
目前拋光工藝可以分為手工拋光和機器拋光。機器拋光,就是使用拋光機來進行光澤處理,但它有明顯的缺點,細節處理不到位,玉器表面會形成很粗糙的雕刻痕跡。
就跟手工雕刻和機器雕刻一樣,手工拋光工藝,相比于機器,手工的東西不僅僅是總是多了些情懷,更為重要的是,周期長耗時久,細節處理精致。
拋光的工藝一般有3種:啞光、柔光和高光。
啞光
啞光,多用于處理籽料表面。這種工藝拋光過的玉器表面,光澤感十分柔和,接近于磨砂的質感。
什么樣的料子適合用啞光工藝?顏色純凈的玉料偏多些,其目的就是為了著重突出玉件的細膩感,提升價值。
啞光雕刻的玉件線條不容馬虎,一旦線條粗糙,整體會顯得十分僵硬,沒有美感。
柔光
和田玉中另外一個用的多的就是柔光,光澤感更接近自然,發微微弱光,光感會比啞光更加光滑,但是沒有高光那么強,二者工藝的一個中間點。
高光
這個很好理解,“高光”肯定光澤感強。
手鐲一般會采用高光工藝,通過高光的手法后,會使得手鐲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,刺激消費者購買欲。
高光工藝,著重突出料子的色度,多用于俄料和青海料之類的處理上。
有的人說和田玉只適合啞光或者柔光,其實不然。到底哪種工藝下拋光后的料子更好?還是要根據情況來取舍。
拋光終究是為了玉件最終呈現的效果服務的,還是要根據玉料的復合情況來分析,和畫畫一樣,該有陰影的地方加陰影,該提亮的地方提亮。使用多種的工藝來進行復合處理,以求達到更好的光影效果。
我們只看到了手藝人的的設計和雕刻,但是誰說拋光沒有藝術性呢?從許多古代玉器中可以發現,有許多拋光精美的玉器,真正做到了歷經千年而不朽,高水準的玉器拋光工藝,甚至會對玉器未來的沁色、包漿、橘皮紋等次生特征產生直接影響,因此可以說拋光是玉器最終的藝術定型。
優秀的拋光師在拿到一個作品后會仔細研究,嘗試對作品產生理解和整體意識,最終形成自己的見解。創作過程中一些玉雕師沒有處理好的線和面,經拋光師巧手打磨就能修復。
一些玉雕作品中需要重點突出的細節和意境,靠高轉速的打磨機是不可能展現的,這時就需要依靠專業拋光師一點一滴地細細揉搓,將作品的意境內蘊和藝術氣質最充分地表現出來。
在這點上拋光師理解到位便能拋出畫龍點睛的效果,此間精妙,怕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了。(源自互聯網)
歡迎關注玉雕大師藝術網編輯部微信
編輯:張雨
免責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關。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文字與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下一篇:沒有了
